俄罗斯推行的泛斯拉夫主义有很强的外交针对性,主要是针对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沿岸,这显然是为了扩大俄罗斯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巩固俄罗斯在斯拉夫民族居住区的统治地位。
俄罗斯在巴尔干半岛的政策一方面对提升自身国际地位,促进当地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消极因素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巴尔干地区的活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导火索,为俄罗斯帝国覆灭埋下了隐患。
除了奥匈帝国以外,和俄罗斯逐鹿巴尔干的还有德意志帝国。
德国一直希望获得一个地中海的暖港,打通北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通道,拦腰将欧洲切断,所以加快了在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扩张势头。这也是德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之一。
在总体上,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的俄罗斯是和欧洲在文化和经济上最为接近的时期,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有相互的认同感,而且此时的俄罗斯已经完全可以不用武力,只通过外交努力即可实现政治意图。
亚历山大三世在外交事务上最著名,也是底气十足的一句话就是:俄国沙皇还在钓鱼,欧洲暂时可以等着(有一次亚历山大三世在度假休息时去钓鱼,负责欧洲事务的臣属跑来向亚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