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期望了。
……
德国人一动,毛熊的好日子就结束了。本来现在东线的攻守之势就被逆转了,原因还是非常搞笑的,俄国人的后勤出现了问题。
在冬季攻势结束后,俄军消耗掉了大部分的弹药和粮草。在总攻开始后的三天时间里,俄军炮兵便将原本计划使用两周的炮弹耗尽,此后俄军大炮始终处于缺少炮弹的“半饥饿”状态。
这种背景下,不出问题才怪。实际上俄国人的后勤体系,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
以他们那糟糕的交通,能够勉强保障前线几百万大军的消耗,这完全是得益于总参谋长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诺夫的改革。
他上任后,完成了以下几向壮举:
第一,缩短了军队的动员时间;
第二,实现军队的科技进步;
第三,重振满洲失败后俄军的士气;
第四,改进战时陆军的后勤保障体系和增援的组织。
他裁减过多的要塞驻军,用裁下的军队组建了重炮连、气球兵和无线电通信机构,此外,还组建了额外的6个师。
他成倍地增加机关枪的数目,一年一度的征兵额增加了25万人,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