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奥匈帝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
现在法金汉已经亲临战场指挥,他和赫岑多夫向戈利采-塔诺夫一线集中了将近26个师,他们当面之敌俄第3、9集团军有30个师。
而整个东线能够参战的德军总兵力已经高达两百多万人,再加上奥匈帝国的一百九十多万军队,德奥联军总兵力已经逼近了四百万人。
虽然俄军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德军的优势项目是炮兵。德奥联军在战线后方架起了7800门大炮,其中有850门是大口径重炮,还包括曾在比利时攻城拔寨的420毫米口径“大贝尔莎”攻城炮,还有为这些大炮准备的1500万发炮弹。
工兵部队早已为炮队的开进开辟了专门的道路和桥梁,而所有这些准备工作都严格保密,令敌人难以觉察到一场危机正在靠近。
很明显这次俄国人要倒大霉了,危机临近而不自知,愚蠢的沙皇政府又下达的主动进攻命令,无疑是断送了俄军最后的生路。
……
5月6日,毫不知情俄军指挥官,在国内的命令下,被迫向德奥联军阵地发起一次次“人海冲锋”。
由于缺乏炮火支援,俄军士兵遭到德奥联军机枪和速射炮的猛烈射击,他们就像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