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帝国失去了东线最大的敌人,国内的各大政治团体看到了获得胜利的机会!
从本质上来讲,现在奥匈国内的生产和运输体系已经开始崩溃了,他们的战争潜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以粮食生产为例,奥匈帝国确实是东欧粮仓,这个没说的,但是当战火烧到了奥匈的本土上时,农业生产该能够保障么?
战争抽调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牲畜,那么农业生产该怎么办?缺乏的劳动力又从哪补充?没地方补充,所以只能减产!大量人员脱产,再加上物资损耗的增加,这不出问题才鬼了!
当然,俄国战俘也弥补了一部分劳动力的不足,可惜这部分红利和国家没有关系,奥匈帝国腐败的体制直接吞噬了这一切!
生产出来的粮食并没有最大化的用到民生上,反而是被资本家们拿来进行囤积居奇,尤其是匈牙利王国做得十分之一突出!
至于交通运输体系,战时运输强度本来就要比平时要多得多,这样一来铁路、公路的维护成本自然也上升了,交通工具的损耗自然也要大得多,比如:火车在战前,一辆火车的使用寿命可能是几年、十几年,但是在战争时期昼夜不停的运转,或许只需要几个月就要更新换代,或者是进行大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