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欧洲大陆一半的国家都在向俄国人进口石油。
巴库油田成为了沙皇政府最大的创汇产业,内战爆发后,小尼古拉沙皇还在巴库地区驻扎了重兵,担心保加利亚会打那里的主意。
很快就让他失望了,随着一个个新油田被发现,国际油价一跌再跌,然后就没有反弹过。
本来是欧洲最大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帝国,突然发现石油卖不出去了,因为运输成本的关系,巴库出产的石油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原本最大的买家保加利亚,在世界大战后先后开发了罗马尼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区的油田,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
并且在斐迪南的有意控制下,国际油价一直表现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很多开采成本高的油田就被迫关门了,比如英国人在波斯地区的油田公司,就因为长时间的亏损倒闭了。
巴库油田自然也不例外,当尼古拉二世的军队打下了高加索地区后,第一时间抢占了巴库油田,结果尴尬的发现这就是一个鸡肋。
由于开采技术落后,提炼技术过时,加上俄国人那糟糕的交通枢纽,从巴库地区出产的石油运到圣彼得堡,再提炼出成品来,比从保加利亚直接进口的成品油都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