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的话,斐迪南不介意将首都迁到一座鸟语花香的小城市,远离工商业繁华的大都市。
现在的索菲亚,也再进行去工业化。
从1908年开始,索非亚地区就没有再增加过任何一家工厂了,除非是屠宰场、发电厂、印刷厂之内的城市必须品,其他的工厂都在陆续迁移出去。
这也是为什么,君士坦丁堡的经济,能够这么快就追上索非亚的原因。
按照目前的规划,索非亚方圆一百公里的区域,禁止出现任何污染环境的工厂,包括化工厂、钢铁厂在内的大污染工厂全部外迁,城市污水都必须要进行净化后才能排放。
方圆两百公里的范围内,禁止出现重污染工厂,大气排污标准也必须要符合保加利亚倡议的环保标准。
相比之下,沿海城市就方便的多了,现在大家都在向大海排放,斐迪南不是极端环保主义者,他知道这个年代搞环保是不现实的。
保护索非亚周边的环境,那是他就居住在索非亚,不能连自己一起坑啊!
作为代价,截止到了1930年,索非亚将变成一个基本无工业化污染的大都市,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被拖延了至少二十年,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列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