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配合,效率高,每个人只需要专注和学会眼前的事务即可,但二人炮塔也不是没好处——
真实的战场可不会只有一点人,常常是“钢铁洪流”,操作人数多的坦克被击毁,损失的人数比操作人数少的坦克要多。这对人口比苏联少很多的德国很不利。
希特勒喜欢又大又粗的家伙不是没道理的,尽管造通用坦克成本较低,可是德国人口不足啊,那么只能靠质量取胜了。不过德国国力本来就不如,加上武器设计思路有问题……算了,对德国都是泪。
不小心又扯远了,现在说的是战车道中双人炮塔相比三人炮塔有何好处——
尽管名义上双人炮塔的职责分配是车长和炮手,但战争中突击开炮的时候,炮塔中的两人为了加快开炮速度,做的往往是炮手和装弹手的工作,加上早期苏联战车没有指挥塔,必要的时候露头观察情况增加了车长被击中的情况,冷不防一下子人就只剩下下半身了(当然,战车道是禁止对人开火的)。
因此,双人炮塔中的任何人,随时都必须能够担当车长职责,代价就是精力有可能忙不过来,但此时就算少一人,坦克的总体机能也不会缺失;三人炮塔就有问题了,那种分配方式,各司其职,每个人的座位和设备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