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装甲防护,同时也在重量上得到减轻。
目的之一是取代kv-1和t-34,在压缩车体的同时提升机动力和防护力的方面,它做到了,比kv更强的防护力和不低于t-34的机动力——如果忽略各种故障和生产线问题的话。其中还有一个大问题,这坦克最后在1943年定型,那时候德国的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已经先后走上苏德战场,给予了苏军极大压力,而is-1还搭载和kv-1、t-34一样的762炮,火力相当不足。这也难怪,毕竟is-1出产的目的是取代而非全面提升。
之后,苏联开始尝试给五对负重轮的is-1安装85炮,但是,限制内部空间坏处体现出来了,is原来的炮塔上安装85炮会导致乘员空间的急剧缩小。最后决定增大其炮塔尺寸,乘员室被扩大了,车体也相应增长,于是好不容易靠压缩车体减重提升的机动力又掉下去了。后来感觉85炮威力还是不够,就搭载了100炮,甚至122炮,还去掉炮塔做出了152神教的突击炮,这就是在这一年走上苏德战场叱咤风云的is系列。
现在惠里莎看中的是is-1原型车的机动力,很不错,但是啊,那762的小小炮,用惯了100炮的惠里莎,又感觉有点窝囊。可是能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