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讲究的是谦虚,这体现在方方面面中,就算是登基称帝也有这样的讲究,一般称之为三劝三让。
很简单,那就是大臣们劝告沛公登基称帝,沛公根据三劝三让的礼仪,第一次要拒绝登基,然后说一堆有贤者而居之之类的谦虚的话。
接着大臣们开始第二次劝告,无非就是什么这个位置除了你还能有谁之类的,而沛公接着推辞。
等着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大臣们极力劝告,并且以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作为威胁,而沛公在第三次的时候当然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登基的事情就此确定。
所以说人们口中常说的事不过三,就是这个道理,李子木还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这样的门道,明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还要谦让来谦让去,弄得自己有多委屈一样……
登基大典需要准备的东西很多,而且过程繁琐,得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准备妥当,所以趁着这段时间,沛公决定先处理一下剩下的问题。
首先是在全国范围内通缉楚将季布。
垓下一战中,季布尚且还跟在项羽左右,而经过了一夜到了乌江边上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见季布的身影。
也就是说季布趁着天黑逃走了,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