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的诗词,或妇德的歌颂中,值得称赞的母亲,总是千篇一律的温柔慈爱,体贴勤劳。
曲阳翁主显然和既定的母亲形象不同,但爱子女之心,并不比天下任何一位母亲少。
甄父英年早逝,曲阳翁主那时正当花信之期,以她的家世容貌再寻一门好亲事可谓易如反掌。尤其是大汉崇尚寡妇再醮之风。
可是一旦再醮,曲阳翁主势必只有放弃两个孩子,毕竟甄家不是允许子嗣外落的家族。
一双稚嫩的儿女,没了父亲,怎么能再没了母亲?
曲阳翁主自不会弃了孩子去嫁人,却也听不得外面人的议论,道两个失怙的孩子太拖累人了,只能让自己嚣张跋扈起来,尤其是对两个孩子更不吝疾声厉色。
久而久之下来,母子三人的相处就变成了这样。
甄柔是一个过敏善感的女郎,她太了解自己的母亲,很早的时候就明白了母亲的伪装,现在自然就看出曲阳翁主冷哼之下的关心。
又一念及自六岁父亲去世后,母亲为他们兄妹牺牲了太多了,如今自己眼看就要远嫁了,以后不能侍奉膝下不说,至少现在得让母亲宽心些。
甄柔这就顺着曲阳翁主的话道:“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