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立场,无法切身感受到你们的恩怨情仇,自然也无法衡量究竟谁对谁错。”
言至于此,苏禾的眼神悄然一凝,脸上的笑容变的意味深长,又道:“有道是‘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苏某认识的柳寻衣是一位侠肝义胆,视死若生的大英雄、真豪杰,而绝非江湖传闻中那般见利忘义,卖主求荣的卑鄙小人。我相信,你做的一切都有一个无法抗拒的理由,都是你斟酌再三、犹豫再三、权衡再三的抉择。因此,我只相信我认识的柳寻衣,不会相信江湖传言中的柳寻衣。刚刚你为求自恕,挥剑自刎,足以证明苏某没有看错人,柳寻衣顶天立地,重情重义,是一条好汉!”
苏禾的一番肺腑之言,对今日的柳寻衣来说无疑是久旱甘霖,雪中送炭。
在天下人都不肯相信他的时候,苏禾竟义无反顾地支持他、相信他,甚至体谅他的难处。对柳寻衣而言,这比任何“好处”更重要、更温暖、更贴心。
感激之情由内及外,泪水难以抑制地溢满眼眶。柳寻衣死都想不到,事到如今,自己竟还能在临安城遇到一位知心人。
“能听到苏大哥这番话,柳寻衣……死而无憾。”
柳寻衣强忍着激动的泪水,颤颤巍巍地端起酒碗,朝苏禾拱手一敬,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