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睿认识到传统的雕版印刷术已经不能满足报社的需要,他准备使用活字印刷术,首先排除了欧洲普遍使用的古登堡印刷术,这种印刷术的活字中含有铅等物质,长期使用等对人体有害;大明王朝现在使用较多的有二种活字印刷术,一种是采用木制印刷术,一种是采用铜制印刷术,胡子睿为了每个字能分开、移动、耐压,不准备较为柔软的木头活字,而采用铜制的活字印刷术,虽然铜制活字成本较木制更高,但胡子睿权衡再三还是决定使用铜活字制刷术。
胡子睿将常用的字事前都制作出来,只有比较生僻、事前没准备好的字,才采用临时制作的方式,同时将铜活字放到木盒里,贴上标签方便保管;胡子睿又作了个大托盘,印刷工人们转动转盘就可以找字,为了提高印刷效率,胡子睿还采用了两个铁版同时交替使用的印刷方式,通过这些方法,京城的印刷量大幅提升到每天将近千份,基本能满足需要。
明朝末年江南有很多书坊,作为编写、印刷、销售于一体的书坊,分工也是蛮细致的,作家、点评时事的评论家、刻字印刷的工人等一应俱全。但报纸又不同于书坊,写书是要署名的,报纸上面虽然也署名,不一定用真实姓名,可以用笔名,可以点评时事,又不用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