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考中科举前,曾经给时任兵备道的房守士当过家庭教师,房守士后来去大同当巡抚,于是孙承宗又跟着他一起去了大同。
大同本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原设总兵官镇守;成化七年(明宪宗年号,公元一千四百七十一年)开始设巡抚;大同镇的东起居庸关,西至黄河南流入山西的交汇处方向的偏关,约有二千多里,南北方向也有一千多里,行政区域划分之大,在九边重镇中是“数一数二”的;从正德八年开始,(明武宗年号,公元一千五百一十三年),大同镇管辖一十三个卫所,近千个堡寨,三百多个烽火台,十四万大军,五万多匹战马。
房守士到大同后整军备战,孙承宗在上课之余,接触到了很多军人,这些人中有百户、老兵,他们普通有着丰富的从军经验,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孙承宗萌发了对军事的兴趣,对边关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这段时间的磨炼,对于孙承宗来说是“一举两得”:一是孙承宗谈及兵事起来,“头头是道”,令他在朝堂中赢得了“知兵”的美名,为孙承宗以后出任辽东经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是孙承宗后来跟天启皇帝讲科的时侯,不象别的老师那要只讲《四书》、《五经》这些枯燥的理论,还讲些民间的秩闻、趣事,这令孙承宗在天启皇帝的心目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