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贵族对宰相说道。
“莫卧儿帝国无非就是人多,他们的战斗力在我们的新军面前不值一提。华夏人是打算将他们当成炮灰,等到消耗了我们的新军之后再亲自上阵?”宰相嘀咕道。
他并不认为印度土邦士兵有什么战斗力。
城外的五个印度步兵团的中军,秦佐明轻装上阵,他在带领督战队督促五个印度步兵团在火炮和机枪的掩护下向前行进。
他的确有消耗波斯新军有生力量的打算,火枪手的训练并不困难,只要有钱有粮,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轻易在印度半岛拉起五个土邦步兵团的兵力。印度半岛最不缺的就是廉价的兵源。
在两侧则是比较宝贵的印度骑兵团,他们的训练时间要比火枪兵多得多,还需要给他们配置伺候起来麻烦的战马。
而在印度步兵团后面,是第十二兵团一个旅的兵力,用作预备队投入战场。
第十二兵团的主力是华夏本土的士兵,他们的待遇也是最好的,还有一套抚恤金和福利制度。因为长期驻守南洋的原因,第十二兵团也不可避免地补充了一批马来人、爪哇人、暹罗人来担任工兵、后勤兵,甚至是战斗兵源。
“波斯士兵和印度士兵,哪个地方的兵源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