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昌和邓世昌担任管带,历经艰险返回天津港,由李鸿章亲自在大沽口迎接,然后加入清国北洋水师的超勇、扬威两艘巡洋舰是缺乏有效防护的平甲巡洋舰,这显然不是李鸿章心里想要的,在超勇、扬威回国后不久,李鸿章就认为这种军舰有名无实,“恐不足恃”,言下之意自然是想要更为精良的军舰。
而此时定镇两舰已在伏尔铿船厂相继开工而且进度喜人,当最后一笔款项支付之后,李鸿章发现自己原本准备再订购铁甲舰的款项已经所剩无几,然而朝中对于如此巨大的开销本来就颇有微词,预计后续款项筹备困难的李鸿章决定用剩余的经费订购两艘造价相对便宜的巡洋舰。
而全新的“完善型防护巡洋舰”自然是满足清国需求最好的产品。1881年,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从伦道尔那里获得了全新的巡洋舰设计方案,这就是埃斯美拉达号。金登干很快将这种军舰介绍给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阿姆斯特朗公司也摸准当时中国急切需要现成军舰的心理,提出可以将正在船台上建造的埃斯美拉达号优先安排提供给中国,另外再造一艘同型舰交付给智利,而中国则需在160000英镑的船价之外,再补贴15000英镑给智利政府,作为舰船交付延期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