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外交手段获得了战场上失去的东西。土俄战争作为胜利一方的沙俄,结果成为实际上的失败者。
历史上有关于这场会议的一副油画(注1),就连油画都画出了奥斯曼代表对德国的期盼以及沙俄代表对德国的不满,而俾斯麦在画中的位置都暗示着他的立场。
这场会议上最大的输家表面上是沙俄,然后实际上真正的输家是德国。因为德国因为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破事和沙俄反目成仇,而且没有从奥匈帝国那里得到任何好处。而正因为俾斯麦的举动,导致了沙俄以及其他斯拉夫兄弟国家汹涌的舆论,而惊恐于沙俄可能和法国结盟的噩梦,不顾威廉一世的强烈反对,俾斯麦再出昏招,竟然缔结了德奥同盟条约。这个在随后半个世纪里遗祸欧洲的条约:德奥两国一旦受到俄国的攻击,将全力对彼此进行支援;但德法之间爆发战争,奥匈保持中立;如果俄国加入战争,则德奥并肩作战。
这个条约表面上是通过德奥结盟抗衡俄法,最终逼迫沙俄就范,从而“巧妙”地维持欧洲力量的均衡。而且1881年俄国也的确加入了三皇同盟。但是实际上,这个“联奥制俄”的战略已经让德国濒临战争的边缘。
首先,根据普鲁士-德意志多年的经验,想要避免两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