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协定,《奥塞经济合作条约》让塞尔维亚在经济上完全沦为奥匈的附庸。不过这种协定自然是不能见光的,当然也不会在两国议会公布,只是由约瑟夫皇帝和米兰国王签字生效。
约亨并不能确定这个协定的具体内容,甚至它是否存在都不能确认。但是情报战嘛,没有证据根本不算个事,莫须有的罪名随便用,能达到目的就好了,何况这还未必是莫须有呢。
于是在iiib处的情报人员的热情宣传下,这个谣言被越来越多的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所知。于是塞尔维亚议会的反对派开始要求调查国王是否有叛国行为。
而塞尔维亚当时的体制,议会里诚然是皇帝的家族拥有最大的权力,但是议会内的其他派系依然有着让国王吃不了兜着走的能力。
奥布廉诺维奇王朝的建立者米洛什·奥布廉诺维奇就曾经因为议会内反对派的反弹被迫退位,隐居罗马尼亚。而登基的次子米哈伊尔年仅16岁,根本罩不住场子,不久后就被议会废黜。
而议会则选举卡拉乔治王朝的建立者卡拉乔治·彼得罗维奇的儿子亚历山大·彼得罗维奇担任国王。
结果因为亚历山大行事稳健,不能满足那些神 经病的民族主义者大闹一场建立大塞尔维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