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政府眼中的救市主。
因此满清政府决定去抱俄国人的大腿,“联俄制日”,就连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也对此极为赞同,浑然没有想过自己这是引狼入室。
对于俄国人的邀请和劝诱,李鸿章前往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登基典礼,随后和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进行关于“清俄联合”的一系列谈判。
由于之前俄国已经获得了将西伯利亚铁路在清国建立的权利,将整个东北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这次俄国人要求清国出动人力物力帮助修建西伯利亚铁路。
面对俄方的威逼利诱,并且还许以重利,李鸿章签署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中俄密约》。
之后,不平等条约签字专业户李中堂大人离开俄国,到达了自己的欧洲之旅的第二站,柏林。
对于这位“东方俾斯麦”的到来,德国商业界爆发出了巨大的热情,由于德国在清国拥有了租界、还有了山东这款名义上不算势力范围的势力范围,加上关税的降低,从倾国获取更大的利益成为了同一个主题。
而且即使在日清战争中赔款2亿两库平银,但是在欧洲人眼中,清国还是那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