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路,除了地图,需要借助指南针。虽然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司南,但是司南笨重,携带不便,且指引方向的精度不够。
真正意义上的磁针式指南针到了唐朝才被发明出来,但是刘协有小字典,所以刘协让指南针整整提前了五百六十年就出现了。
而现在的汉军,每一个将领都有一个袖珍小巧的针式指南针,马超手中就有一个。
它只有四指宽大小,刚好可以握在手心里,是一个圆形的小木匣,打开以后,能看到里面有一个小指针,四周写有东南西北四字,并有刻度。
夜行之中,马超拿出这个小玩意,借助火把的光亮辨别方向。
杨圆惊呼:“孟起哥哥,你拿的这个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微型司南啊?”
马超笑曰:“这个叫指南针。”
说罢,将指南针递给她,杨圆摆弄着手里小巧玲珑的指南针,爱不释手,也赞不绝口。
马超曰:“你要是喜欢的话,等回去以后,我想办法给你也弄一个,但是现在咱们三个人只有这一个,夜行认路都要靠它呢。”
杨圆高兴的点头,将指南针还给了马超,并说道:“我听闻,咱们大汉将领,人手一个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