铳上离开,看向崇祯皇帝,脸上稍微露出为难之色道:“但这种好钢材,每一斤大概要三、四两白银,且产量不高。”
如果火枪的击发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每三枪才有一枪可能打着火的话,临敌对阵的时候就危险了。这一点,就算没有上过战场的崇祯皇帝,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更不用说对火枪很熟悉的毕懋康了。
换句话说,这燧发枪其实很简单,说了就都明白。可要造出合格的燧发枪来,那就难了。用于燧发枪上合格的弹簧钢片,至少要达到后世的中碳钢标准,而此时连钻枪管的钻头都普遍使用低碳钢而已。由此可见,明末发明了燧发枪,却没有大规模列装军队,是有实际客观原因存在的。
这一点,不但是在东方的大明如此,就连西方也差不多。真要说起来,燧发枪还是西方人先发明,可西方大规模列装部队也是要到十七世纪末期。甚至在十七世纪中期时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曾为此严禁使用燧发枪,否则要上断头台。
由此可见,燧发枪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崇祯皇帝问出了这燧发枪的缺点之后,并没有让毕懋康失望,他只是微笑着说道:“毕卿发明这自生火铳甚好,虽然因为弹簧片的原因,价格会贵很多。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