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逐渐取代冷兵器的时代,战法战技都有“改朝换代”之新鲜,世袭情况下,对于火器的接受程度更低。这一点,从勋贵不考核火器方面就能看出来。
之前已经在实施的军制革新,对于世袭官职的安排,就是阻力最大的一项革新。对于很多世袭子弟来说,就算去了都察院,也远不如他们以前。而之前推进的军制革新之所以比较温和,也是因为这些世袭职位的安排。
对于功勋之后,不能一棍子打死,否则对功勋之后喊打喊杀,安排功勋之后简单粗暴的,会大大降低大明有志之士对功勋地渴求,缺少了吸引力,也将是对大明的一种破坏!
世袭这个,至少在这古代,不能废除,毕竟皇位这个,才是最大的功勋之后,是最大的世袭,这和后世的国情、环境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对于这点,崇祯皇帝是有清醒地认识。
总而言之,功勋体系,功勋的荣耀,还是要维护。但对功勋的要求,却是要进一步加强。如今结合新军的强大,提出功勋之后要进入武备堂学习,这对于原本高举着的板子来说,实在是要好得多了。而且于情于理,通过武备堂的考核,不用上战场,也能学得有用之学,能得到所世袭官职所具备的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是能接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