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在前些年战死之后,他麾下同样战功赫赫的名将,被后世誉为“野战炮之父”的伦纳特托尔斯藤森,却一改这种作风。
这位名将成为瑞典元帅后,就停止给手下人发饷,纵容士兵抢掠,使抢劫行为逐渐合法化,几乎与欧洲战场上另外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将瓦伦斯坦完全一样了,都是“以战养战”作风。
他这个行为,致使古斯塔夫时代的军风、军纪荡然无存。军队的成份亦发生改变,士兵不再单纯是瑞典的自由农民,一些流氓、恶棍、无赖等纷纷投到他的门下,成为军人。而他们当兵入伍的目的,也不再是追求荣誉,保家卫国,捍卫信仰什么的,而是为了在战争中打家劫舍。
当然了,他既然是名将,自然也知道军纪的重要性。不过他的军纪,主要靠体罚、毒打、酷刑和绞杀来维护“军纪”的“严肃性”。他对部下“一视同仁”,无论军功多高,一概严加惩罚。
这一次,瑞典收到沙俄的求救信使时,此时有名的克里斯蒂娜女王还小,掌权的是瑞典的宰相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说起来,这人也是欧洲的名人,有贤相之称。其口碑,就类似中国历史上的诸葛亮。因此,他收到求援信之后,便立刻意识到了这是染指沙俄领土的好机会,毫不犹豫地把伦纳特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