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涉太广,必须要报刑部,然后上达天听之后,由皇帝决定是不是马上将这些人处死。
如果皇帝说要将囚犯押解京城,那么很有可能最后会在京城秋后处决。
饱经风霜的戴子明已经完全能够做到不动如山,因为他对自己的结局心里早就有底,他知道自己活不下去,唯一希望的,就是陈华能够兑现诺言,不要对自己的儿子下手。
当然,陈华是不是会兑现诺言戴子明心里也没底,因为等到死后,他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管不着了。
一宗案子,光是判决就用了十天时间,每天不是宣读罪状就是让这些人签字画押,十分的乏味。
第一天来的人最多,到第二天就少了许多,最后一天的时候,除了七大家族的代表,就没见有多少老百姓在衙门外面。
写奏折这种遭罪的活计,当然是交给寇征最为稳妥,陈华一下成了闲散人等一个,稽查司一帮缇骑在拿了银子之后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最开心的莫过于廖勤忠,因为他的功劳,被陈华在条子里写成了首功。
本来接收戴家的产业是个不小的问题,不过被陈华调侃为活菩萨的吴梭很是时候的出现,帮陈华解决了不少问题。
接收产业,什么人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