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各路明军一路丧师失地,毫无战斗力可言,局势一发不可收拾,有人就提议打农民军的主意,改镇压为招抚,暂时依靠农民军的力量牵制清军。
此前,原活跃在川鄂边区的李自成大顺军余部,在李赤心(原名李过,李自成养子)、高必正(原名高一功,李自成妻弟)与党守素和李来亨等人的领导下,坚持抗清,可惜屡经恶战,兵力已大为衰弱,因而由川东退入贵州一带,受南明招抚后,倒是忠心耿耿,坚持联明抗清作战。
李自成的另一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统率的农民军余部,在桂林溃败后,由于军纪败坏,受朝廷呵叱,又受友军排挤,于是心生不满,已带兵出走,回川鄂边一带,独力抗清,不再受朝廷节制。
而云南副使杨畏知率军民奋力平定当地土司沙定洲的反叛后,适逢原张献忠大西军旧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率数万人由川西一带退入云贵,杨畏知起初领兵抵抗,兵败落水,被孙可望救起,表达了联明抗清的意愿,杨畏知乃受命招抚孙可望部,相约联明抗清,并折箭为誓,约法三章:“不用献忠年号,仍尊明朝;不杀百姓;不掳妇女。”
可惜杨畏知不知道孙可望却是个居心叵测之人,自恃兵多日益骄横,刚入云南安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