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作坊是由一个五十余岁的老秀才管理,他拱手道:“回禀将军,现今工坊一月能生产的火药五百斤。”
高义欢听后,神情一沉,“产量为何没有提高,一个月怎么还是这么少?”
这点火药,打几炮就完了,根本不够军队使用。
老秀才有点惶恐道:“回禀将军,产量提不上来,主要还是老问题。工坊内缺乏原料,特别是硫磺。如果要提升产量,此事还得麻烦将军解决~”
火药作坊建立之初,工坊就向他汇报过原料缺乏的问题。
火药的配方很简单,就是硝石,硫磺,木炭几种。
其中木炭的来源总是不愁的,关键还是缺少硝石和硫磺。
古代有个俗语:“熬硝千日,不抵将军一炮”,很能反应熬硝的艰辛。
明朝的硝石,主要来自云贵和西北,另一个来源,就是民间的土法制硝。
如百姓的老房子、还有厕所旁边的浮土,都会结出盐状结晶物,用燃烧的木炭戳一下会“哧哧”冒火星,把这些晶状物刮下来,再精制提纯一下就得到了火硝。
工坊的硝石,主要就是来自土法制硝。
前不久,高义欢让工匠拿出办法,暂时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