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可能?秋粮还没开始耕种,你说已经有人在买明年的粮食?”朱国瓷一脸惊愕,满脸的不信。
商人解释道:“军政府搞出一种粮食期票,每张期票都对应一笔粮食,拿到凭证的粮商,便可以对期票竞价,得到期票的粮商,就能按着期票上的时间,凭借期票去提粮食。这种期票,有的是今年的,有的是明年的,总之粮商得到后,不管以后粮价是涨是跌,只要手里有期票,就能提到粮食。到时候,粮价涨了不找粮商补钱,粮价跌了也不给粮商退钱。这样一来,如果现在粮价低,入手期票的价格也就低,若来年粮价涨,持有期票的人就赚大钱了。”
交易所根据粮食的储备,可以提前发一部分期票,等粮食丰收后,在补充储备。期票有的是以军政府的存粮为依据,有的则是省内粮商的粮食,总之要有依据。
在坐众人都是行商的,又是江南人士,一听就懂了。
其实在江南,也有类似的东西,有些商家也给顾客一些饼卷、粮卷,顾客凭卷取货,也有些人炒这些玩意,但却没人玩得高精忠这么大。
朱国瓷沉默了,他已经被高义欢的手段折服,半响开口道:“现在已经有人再吃进吗?他们不怕高精忠不讲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