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日,西魏正式建藩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终于在西安拉开了帷幕。
来自关中,湖广,南阳,江南等地的士子,共计一千三百余人,来争夺一百二十多个名额。
不得不说,这一千多名举子,此时前来无疑是幸运的。
在大部分举子对西魏还在持观望的态度时,他们此次的考试,竞争压力无疑就小了许多。
现在正是西魏用人之际,大把的官位需要人才来担任,只要举子的学问不是真的拿不出手,藩府都愿意培养和任用。
如果等西魏的威望进一步提高,藩府步入正轨后,以后来参加考试的举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机遇,即便考上了也得坐一段时间的冷板凳,甚至要走关系,才能等到一个实缺。
能参与西魏科举的举子,大多是心思活络之人,考试就是为了学以致用,为了当官发财。
因此每一个举子,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以最大的热情来对待这次科举。
高义欢做了大王,成为一国之主后,脑子中的想法就一个接着一个涌现出来,他思如泉涌,想将西魏建设成一个伟大的国家,不过却苦于分身乏术,无法将他的诸多想法立刻实现。
他对科举其实也有一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