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高义欢看见李岩,忙坐正了身子,又伸手道:“先生请坐。”
“臣谢过大王!”李岩行了一礼,先将一份宗卷放到高义欢面前,然后坐在凳子上,道:“这是殿试后的结果,一共取士一百二十三人,其中我们西魏的士子,录取了六十一人,河南和山西的士子录取了十人,江西、南直隶、浙江的士子一共录取五十二人。”
高义欢拿过宗卷,打开来看了看,“南方的举子在科举上,果然厉害的很。两三成的举子参考,居然占据了将近半数的名额。这要不是孤王在殿试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控,我大魏士子的脸上还真是不好看。”
李岩也感叹道:“江南文气要远胜于湖广和关中,那里的士子常常结社,谈论时政之余,也会相互总结考试的经验,甚至能够押中考题。如果不是大王那道题,可能上榜的江南士子,还要多很多。臣看了不少试卷,发现其中不少人,确实很有才华,比如其中一名叫陈贞慧的举子,无论是八股,还是后面的策论,都答的很好。”
这次会试时,考官审阅完毕,给试卷排好了名次,然后撕开糊住的姓名。
陈贞慧是第一,冒襄是第二,一直到第五名,才出现一名西魏的士子刘湘客,然后又过几名才有另一名士子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