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的战场上,魏军的阵群就像是一面平放着的铜镜,高义欢就在镜子的中心,而关宁军就像是一把锐利的锥子,从镜子的边缘往里刺。
关宁军一旦冲到中心区域,铜镜就会裂开,最后崩溃。
这时关宁军步骑混杂,冒着魏军的弹雨,撞上了第二个方阵,魏军主阵已经再望。
吴三桂认定了高义欢的大纛,向前猛突,意图擒贼先擒王,一举扭转局势。
这是吴三桂最后的机会,他身前士卒被火铳和震天雷放到一片,但是关宁军还是在他的大旗后,向前猛攻上去。
十多名马军,在爆炸中,侧马奔出烟尘,手中三眼铳轰鸣,将一名魏军长枪手轰得仰面倒地,战马来不及转向,直接撞了上去,后排的矛手,长矛捅入战马,又将马上的骑兵捅死,温热的鲜血流出,矛杆湿滑,惯性使整根长矛没入马尸,又将矛兵撞的向后飞起。
后面的步军,挺着长矛和马槊,紧接着撞上来,同魏军短兵相接。
有了先前的经验,拿短兵的关宁军,跑到了后面,拿长兵的士卒冲在最前。
两军形成两条阵线,都是人挤着人,先是长兵相击,最后贴身肉搏。
魏军长矛突刺,捅入关宁军的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