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历史上江浙大批士绅官员,投靠满清后,又纷纷走向反清的一个重要原因,清廷并不代表他们的利益,他首先是维护,八旗王公,满蒙八旗的利益,其次是维护汉人包衣,最先投效的汉奸利益,明朝才是维护了江南士绅的利益,因为朝廷里不管那派当权,都是他们的人。
淮南的快速失陷,让清廷没有想到,也让接替了阿济格,镇守两淮的郡王尼堪没有预料到。
朱慈烺毕竟是大明天子,影响力还是有的,声望甚至要高于西魏的高大王。
淮南除了淮安城,因为有八旗驻防,坚挺了半个月之外,其它城池大多望风而降。
清军在两淮和山东部署了十五万大军,其中淮南驻兵七万,淮北驻兵五万,山东驻兵三万。
淮南的七万清军,只有不到五千人退到淮北,其他人马并不是被明军歼灭,而是临阵倒戈,辫子一割,摇身一变,又成明朝大军了。
这种情况下,让守卫徐州的尼堪很不安,他手上有五万五千余大军,手中精锐旗兵也有近七千人,但是他却不敢派出骑兵出战,去骚扰阻滞明军接近徐州,而是大军龟缩于城内不敢出来。
朱慈烺亲征,发布檄文招降明朝旧部,表示只要反正归降,便既往不咎,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