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讲述魏王兵围太原,夷王多尔衮率领十余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来战,魏军在忻口与鞑兵主力进行一场大决战,并一举击败清军主力。
第四幕则是整部戏的尾声,讲述太原城中的鞑子,穷途末路,依然穷凶极恶,杀人为食,负隅顽抗,最后夷王阿济格反而被自己人吃掉,魏王成功解救太原百姓的故事。
整部戏剧,重点形容鞑子的穷凶极恶,用鞑子的恶,来衬托出高义欢的伟大光明正确。
高义欢对自己的这个构思十分满意,觉得自己很有编剧天赋,比那个什么莎士比亚厉害多了。
高义欢要求戏剧尽快上马,时间急,任务紧,礼部本来想找当时有名的冯梦龙来写,但很快得知冯梦龙三年前已经病逝,遂即又找到他的兄弟,但是却被拒绝,对方居然不愿意写这么阿谀奉承的东西。
这事礼部自然不敢对高义欢提,好在西魏国连破鞑虏,收复河山,也吸引了一大批文人投靠,有不少人更是将高义欢视为偶像,对他十分崇拜。
浙江人李渔便将魏王视为英雄,自告奋勇,承担起了完善这部戏曲的大任。
这时,魏军攻战满城后,河东战役终于完结,以西魏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太原城中,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