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失陷后,郑成功返回福建,便一直很注重加强自身的力量,广泛招募人才。
在南明连续的失败中,使得他逐渐意识到,光靠忠君报国,是难以成事的。
虽说邪不胜正,但大多数时候,其实往往是邪能胜正。
领悟这一点后,他便明白,想要战胜魏国,光靠大义可不行。
此时,郑成功手下聚集了大批兵将,一部分是郑家的老班底,一部分则是他在沿海招募的有志之士。
要让这么多人,跟随他效命,除了反魏复明的口号外,还需要给他们实实在在的东西,军需供给不能出问题。
如今郑成功手下,有四万人马,加上眷属,便是几十万人。
要维持这样一只旁大的军队,还要养活将士们的家人,需要大批的钱粮、铜铁、木材、布帛和火药等物资。
明军虽然控制了台湾,占据了吕宋,但是两地都没有开发,不可能解决他的后勤供给,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存。
只是这么多人跟随他出海,显然不只是为了维持基本生存,还需要活好才行。
此时,郑成功的均需,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他继承了郑芝龙海上霸主的地位,利用海上优势,进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