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看法和见解,可要让这个闷葫芦与人交流比较难。
将校们已经发表了意见,该是轮到行政官员们上了。
行政官员肯定是比较不喜欢发生战争的群体,尤其是敌军有十数万,打赢不敢奢望,僵持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战争打越久,对民生的破坏力越大。那是比较现实的事情,毕竟人要么是成士兵要么是民伕,谁去生产?没有生产就会产生恶性循环,行政官员能参与战事的少,大部分会无所事事,生产停顿也会造成基层建设停滞乃至于是倒退。
刘彦本身也不希望在这个阶段与前燕火拼,汉部已经在朝1鲜半岛有了一处战区,后赵领地出现不稳,再与前燕僵持上,不管是与前燕僵持多久,其它方向就很难顾上。
“夫君,奴奴可以让兄长再转圜一下,不用付出那么多的代价。”拓跋秀是第一次在会议上出声:“让代国施加影响,是应有之意。”
拓跋秀有身孕了,有足够的资本和影响力,可以在这种场合开口说话,之前会受到刁难和排斥,现在却没人敢了。
台阶有了,不知道为什么刘彦内心里却是有些怅然若失。那是一种极为矛盾的心理,要是军方求战,行政官员求和,才是正常的现象。现在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