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随时会送命。奴隶兵是热情高涨地不断运土,他们的小命有保障是一部分,另一个原因是干完活可以十天不用再上场,伙食上也会得到一些改善。
有松有驰才是治军之道,桓温没有光惨无人道地使用奴隶兵,完成任务的奴隶兵会得到善待,甚至是立有大功的奴隶兵也能晋升成为仆从军,奴隶兵会显得惨是局势的原因,不是制度问题。
有了第一座完成的土堆,很快就会有第二座、第三座,每一座比城墙高的土堆形成就预示着守城晋军的远程攻击的射程优势失去,渐渐有高耸土堆的地方除非是汉军的奴隶兵尝试攀梯攻城,要不根本就看不到守城晋军的身影。
作为防御一方的晋军也是很难,他们的强弩射程吃亏还不算,汉军的投石车和车弩上了土堆后也要被劈头盖脸的砸,一旦上去几乎是别想着完好无损下来。这样的情势变化让守城晋军的士气该是逐渐变得低迷,尤其是有汉军奴隶兵成功攀上城头,甚至是城墙边上也有土堆在缓缓形成。
攀上城头的奴隶兵,他们并没有能够成功占领城墙段,面对的是褚裒让人也在城内搞制高点,比如木头搭建的高台或同样是土堆,见到敌军上了城墙就是一阵射。
“可恶的老乌龟!”桓温简直无法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