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位左右的百姓支持一名战兵,以目前大汉的民间而言,已经稍显吃力。”纪昌不是在唱反调,他说出实情:“诸君莫要忘却,先汉(指西汉和东汉)平时的常备军也仅是五万不到。”
以西汉六千多万的人口都没有发生过召集百万大军的时候,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出动七十多万与匈奴交战,平时与匈奴争锋的也就是十万以下的军队。到了东汉,平时国家也只有三四万不事生产的常备军(北军和南军),出动军队最多也就是四十来万,而东汉人口可是超过六千五百万。
到了刘彦建立的汉国,没有国战都要保持二十万不事生产的常备军,事实上已经是完全超越了之前的历朝历代,还是他有心在全面光复汉家旧土之后继续向外开拓,要不然像是东汉保持五万以下的常备军就可以了。
真实的情况是,自东汉以后,华夏的历朝历代很少又有保持常备军,都是借鉴更卒制度,也就是说让百姓纳赋为兵,是不管各地郡县兵、边军还是中枢军队都是这样。
到了南北朝之后,府兵制的出现更是改变格局,让华夏没有了纯粹的军人,都是战时为兵不战务农的“民兵”。
“民兵”现象到了有宋一代的时候稍微发生改变,但有宋一代的禁军在开国后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