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是以有誉处兮。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桑虞竟然听懂在唱什么,并且还特意全部念了一遍。
刘彦刚才就听得有些懵,主要是没听懂在唱什么,曲调倒是在一些宫廷歌舞中听过。
很认真的讲,诸夏的历朝历代官话都不相同,先秦每个地方就有自己的语言,秦帝国时期是关中话作为官话,到了汉帝国前期楚音才是官话,随后的任何一个朝代官话其实都是天子的家乡方言或是定都区域的方言。
“倭人唱歌是用古时候的燕地口音。”桑虞知道刘彦听不懂燕地的口音,又解释道:“曲调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雅乐,唱的是《诗经.小雅.蓼萧》。”
得亏是刘彦成为天子之后恶补了一些知识,要不然依然是会懵圈。
《诗经.小雅.蓼萧》的创作背景就是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歌颂,用在这里还挺应景的,就是刘彦稍微皱起了眉头。
刘彦可从来没有想要让倭列岛保持独立的想法,同时也不会册封任何一个倭人成为诸侯,接纳成为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