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番话,竟是将梁山群盗的投诚之功按在了他的头上。
到时候两边口风对好,奏章上去,即使上面的人下来查验,梁山的人也只说是感念公孙安的仁慈而投诚,那么他的功劳就是坐实了的。
这样一来,他不但是无过,相反还有大功啊。
毕竟梁山匪患的存在,也不是近几年的事情。早在乾朝建立之前,就已经肆虐八方了。
公孙安之前几任知府也都力求剿匪,却都失败了,还害的自己丢官去职。
如今他却一举解决了之前几任都做不到的难题,那么他的能力也会被上司看在眼中。
那样一来,他就等于是进入了上司的青眼,提拔也是指日可待啊。
从这方面来讲,借用梁山群盗的人头去请功,利益远远不如招安来的大了。
毕竟朝廷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儒生,倡导仁政。残暴嗜血,那是武人的做法。
文人更讲究的是德行天下,以理服人。
到了那时,他济州知府公孙安感召土匪投诚,弃暗投明,将会得到无数人的颂扬。
届时名声一起,他可就真的青云直上,仕途得意了。
想通了这些,公孙安脸上疑虑尽去,好似乌云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