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末、三月初的长安城,春天将来未来,冷风依旧呼啸。
可陈玉却如沐春风,好整似暇。
这一刻的他,灵魂通透,仪态安舒,智珠在握,嗯……编不下去了。
反正是那种我赢定了,而且我还真的不是膨胀的心态。
多亏了这几日乾丰帝、左孟尝、郭礼等人逼迫,才让他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朝政改制这个问题上。
后来升平公主更是胡搅蛮缠,甚至还把他的书籍给抢走了。
虽然很不忿升平公主的霸道,但女人的娇蛮还是起到了作用,让陈玉不知不觉地,就把那篇呈递给乾丰帝的策论,又多加完善了一番。
此时再次面对这个课题,他已经不需要多想了,甚至连草稿都不用打,直接提笔用墨就行了。
同时他的心里暗笑不已,因为他知道,面对这个几乎可以说是出格的题目,几乎大部分的士子都要被坑。
果然,在他顺利书写的时候,就能听到临近的号房里,时不时地传来其他人的哀叹声。
原本以为比第一场难上百倍的第二场考试,在大乾最一般般。不过用来应付科举,倒是绰绰有余。
尤其是最后一句,“谁似东山老,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