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地看向依旧郑重跪地谢恩的陈玉。
从他们的角度,能够看到陈玉,自然也就能够看到另一边肃然而立的秦王。
只这一眼,所有人都恍然大悟,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来乾丰帝不是不能给出更高的封赏,而是怕陈玉赏无可赏,将来就难办了。
想想陈玉才多大岁数?
满打满算,今年也才二十岁啊。
他的仕途,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呢。
就凭他的圣眷,将来立功的机会不知凡几。
如果现在就给他封了国公,将来封什么?
要知道乾丰帝如今已六十有余,还有几年好活,谁也没有把握。
一旦他驾崩了,那就是秦王继位。
倒是君臣相处的,就是秦王和陈玉了。如果秦王的手里没有合适的甜头,又怎么驾驭住陈玉?
乾丰帝显然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刻意把陈玉的封赏降了一格。
这就是留待将来给自己儿子的。
帝王心术,莫外能是了。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想清楚了其中的弯弯道道,再没有人对陈玉的委屈感到惋惜,相反羡慕的目光更加炙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