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各种成本和消耗,最终也能剩下一百万多两白银。
这个消息,震的信王头皮发麻。
他还特地跑到京师的布店去问过,一匹像信王府出产的这样中等的棉布,售价只有五两银子。
即使是上等的松江印花棉布,售价也不过十两银子而已。
这还是京师,偏远地区,价格更低。
信王府产出的这些棉布,如果都在大明境内贩卖,即使都能卖出去,差不多能赚到五万两银子。
可仅仅是一个销往海外,竟然就增值了十倍左右。
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吓人了。
旋即,信王又想到了更多。
此时大明一年的赋税是多少呢?
三百多万两白银而已。
这些钱,要摊派到各个地方去使用,可谓是捉襟见肘,效果不尽如意。
就只是这么点赋税,天启都要绞尽脑汁,用尽手段,和那些口口声声不能与民争利的臣子们、士绅们斗争不休。
结果他一个小小的信王府,就只是往海外走私了一批棉布,就换来了五十万两白银。
这要是整个大明都对对外贸易的话……
想到这里,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