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霜降也要阅兵。《周易》上说:履霜,坚冰至。 霜既已降,很快就要结冰。要居安思 危。阅兵,既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一种吓阻 手段,也是提醒自己,不可懈怠。
于是,民间又有了这样的风俗——霜降前一天的晚上,人们会在枕头旁边,放几粒剥好的栗子,等到第二天凌晨一响炮响,立即取而食之。据说此时吃了栗子,会变得更加有力。
人们用这样一个横戈待旦,又蓄势待发的风俗,凝重地打发了秋天最后一个节气。人们喜欢用露水来表示秋色的深浅。刚入秋不久,草叶上的露水晶莹剔透,惹人怜爱,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这时候的秋天,名为白露 ,透着年轻人诗意的缠绵。秋意渐浓,寒气加重,进入寒露 ,露水触手冰凉。此时的秋天,在落拓的诗人看来,一如人到中年: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再往后半个月,是霜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大地如老人的两鬓,一片斑白——秋天的露水,竟形象地概括了人的一生。连曹操也发出这样的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然而霜降 ,又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漫步于山野当中,抬起头来,层层叠叠的山林,显出不同层次的色彩。经过风霜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