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旗纛之神 。纛是用鸟羽或者牛尾装饰的大旗。《太白阴经》上说:大将中营建纛。天子六军,故用六纛。 旗纛是军魂,是主帅的象征。
霜降之日一早,一声炮响之后,一队一队的士兵,盔甲锃亮,旗帜鲜明,穿街而过,直奔演武厅。先祭旗纛之神 。祭品是整猪整羊,十分的丰盛。祭祀时,主祭人要宣读祝文,祈祷旗神 指引军士,勇猛前进,旗开得胜。祝词宣读完毕,行军礼,然后阅兵。
阅兵除了能看到变幻莫测的阵势外,还能看到惊险刺激的马术表演。骑手们往来驰骋,在马背上做出各种令人咋舌的花样。有双燕绰水 枯松倒挂 ;有魁星踢斗 夜叉探海 ;有圮桥进履 踏梯望月 ……古人大多选择在秋天讨伐敌寇,阅兵往往就是战前的操练,完了,就直奔战场。
仗不能多打,打多了,就是穷兵黩武,会国破家亡。可是不打仗,霜降也要阅兵。《周易》上说:履霜,坚冰至。 霜既已降,很快就要结冰。要居安思 危。阅兵,既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的一种吓阻 手段,也是提醒自己,不可懈怠。
于是,民间又有了这样的风俗——霜降前一天的晚上,人们会在枕头旁边,放几粒剥好的栗子,等到第二天凌晨一响炮响,立即取而食之。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