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易经》里的话。随即又问:“青春几何?”
“去岁始及冠。”
裴该心说哦,才刚二十一岁,比我小四岁。
虽是兄弟,但从无往来,甚至几乎就没有见过面——或许幼年时代曾有过一两面之缘吧,但裴该完全想不起来了——所以相当面生,几同陌路,对谈前自然要先寒暄几句。眼瞧着还不是进入正题的时候,那么还能说些什么呢?今天天气哈哈哈?未免太过庸俗……好在裴该脑筋转得快,当即又提问道:“今嗣天子继位,不知可有改元?”其实诏书上自然有标注新年号的,裴该假装没听清。
裴通仍然恭敬地回答道:“国家四月践祚,即改元为‘建兴’。”
裴该摇摇头:“谁为天子拟此年号?大不吉也!”
裴通闻言不禁皱眉:“十三兄何意耶?”
裴该摆摆手,说你能别提“十三”吗,我不喜欢这个数字……随即扳着手指头,开始向裴通解说起来。
以年号来纪年的制度,始于西汉武帝,第一个年号是“元狩”,后来又追称“元狩”之前的十八年分别为“建元”、“元光”和“元朔”。既然用以纪年,为免混淆,那么基本原则就是不可重复,然而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