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正,武夫乃至于高级将领很多是文盲、半文盲,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从此出将者不再能够入相,武人成为统治阶级中的异类,文武两个阶层于是殊途,并且愈行愈远。
武人在政治上遭受歧视,自然会刻意地与文人士大夫所宣扬的传统道德保持一定距离,那么贪财、惧死等成为普遍风气,也就不奇怪了。
而文人士大夫既然鄙视武夫,自然也不会再信任武人,于是文臣甚至于宦官监军乃至将兵,外行领导内行的懊糟事也便层出不穷。
裴该前世读史的心得,就觉得这是宋以后中央政权军事力逐渐衰退——开国之时不算——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他初命四位营督,虽然没发现其中有什么经天纬地的大才,终究算是
“从龙”旧臣,是不希望他们止步于一营、一军之督的,心底实有所寄望。
可是你们本来出身就不高,倘若一辈子都是文盲,还怎么可能登上高位呢?
七八品到头了吧。我堂堂三品大员,手下一水七八品的小吏,怎么可能支撑得起一个结构完整的幕府机构来?
但是裴该这些想法,有些是来自于后世的经验,有些太过超越于现实,故此不便宣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