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不如关东,尤其河南、南阳、颍川之间。今裴公留镇关中,欲先定西陲,再为国家扫平秽氛,本当牢固人心,优抚世家裴公却似有反其道而行之意”
裴该对他这番话有些不大感冒,但还是耐着性子倾听下去。
就听董景道继续说:“裴公既留关中,必当多用关中士人,若能高彼等之家世、声望,则些许小怨,或皆消弭矣。”你得多少给关中各家点儿甜头吃啊,抽一鞭子给颗蜜枣,才是驭下之道。
裴该颔道:“先生所言是也,但不知有何良策教我?”
董景道说了:“老夫忝为郑学后进,于儒林中有些声望,不如老夫为裴公做一部姓氏志如何?”
裴该双睛略略一亮,忙问:“何谓姓氏志?”
“总括天下世豪姓氏,书其缘由、功绩、官途,于此之间,略作曲笔,高抬关中各家可也自然,国姓之下,当列裴氏为第一”
从前门第高低,都靠朝野舆论当然更主要是朝里有没有当高官,地方上有没有出任中正官的并没有明确排位。西晋时期,高门无过贾、裴、王太原、荀,那是因为贾、裴本是大族,历任执政,王氏、荀氏则都出过经学名宿,子弟多做三公。但至于具体谁高谁低,谁一谁二,其后各家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