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不曾,我王家只算乡绅,祖上最阔的一位,也不过中了个秀才,在县里给人当过师爷。”
听到王旭的话,薛牧山目瞪口呆,久久不言。
好一会后,他才面带恍惚,长叹道:“不是文人世家,也不曾出过盖世文豪,你小小年级,长于乡野,却能写出这样的诗文来,难道真有人生而知之?”
对于这个话题,王旭不好回答,只能报以纯洁的微笑。
薛牧山啧啧称奇,看向他的目光越发柔和,他为当世大儒,见过不知道多少年轻才俊。
那些人,有的欺世盗名,有的言过其实,有的志大才疏,有的持才自傲,能成器者寥寥无几。
可就是那些所谓的才子,摆在王旭的诗文面前,也不由黯然失色。
玉不琢尚且如此,要是遇到巧匠打磨,未来成就怎可限量。
稍微一想,薛牧山便有了主意,开口道:“看你的年级,也应该蒙学了,你家中是怎么打算的?”
“我家住在九泉镇,家母说,镇上的私塾人蛇混杂,不是个求学的好地方,打算为我寻觅名师。只可惜,千里马常有,伯乐难寻,蒙学的事也就这样耽搁着。”
王旭这话说的漏骨,就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