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是想走,但是不敢走,怕路上没有吃的,回不了家。
灾民中的宿老找上刘权的时候,先是说了下灾民想要回家的心愿,随后又提了个请求,问王家能不能送佛送到西,给他们一些口粮。
还承诺,这些口粮算借的,每人借五斤粟米,春收的时候还十斤。
听上去,这主意不错,借五斤,还十斤,是个好买卖。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回事,灾民都是从交州来的,谁敢肯定这粮食借出去还能收回来。
就算能收回来,总不能为了十斤粟米,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找过去吧。
用脚趾头想,也没有这么干的,前脚赈灾,后脚催粮,你这是赈灾,还是放高利贷呢?
王旭苦苦打造的名望,总不能为了这十斤粟米折进去吧。
“少爷,粮食我们是借,还是不借啊?”
刘权不干自作主张,等待着王旭的回答。
王旭也犯了难,叹息道:“我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别人,我怕的不是借粮,而是借粮之后这些人不肯走了又怎么办?”
王旭从不觉得自己是主角,如果是主角的话,灾民借粮之后,肯定说走就走,临别之际还少不了一脸泪双行,上演次感人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