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怕死。
为了证明,自己还年轻,康熙帝举办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千叟宴。
年满六十,或六十岁以上的长者,不分官民,不分满汉,可至畅春园与皇共宴。
当时,参与宴会的老人有一千三百多人,乃是各府各县的德高望重之人。
从儒家的角度来说,千叟宴,代表了儒家以孝治国的正确性,合理性。
从皇帝的角度来说,上千位分布在地方郡县的宿老,今日齐聚一堂与皇共宴,无疑是个提高地方凝聚力的好办法。
事实也是如此,上行下效,民间纷纷效仿尊老,敬老之风,一时间四海升平,据说连强盗都不再对老弱下手。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帝更长寿,足足活了八十九岁。
乾隆帝晚年期间,效仿祖父举办千叟宴,当时全国各地来了六千余人,乾隆帝让太子斟酒,宗亲作陪,这是一个封建王朝最辉煌的时期,宛如正午的骄阳,随后便是日暮西山。
如果从九州之内,请来十万名高寿老人,一同参加太后的六十大寿,与民同庆,这样一来花费不多,里子跟面子又都有了,谁敢说寿宴办的不气派。
这里可是儒界,尊老敬老属于政治正确,老师要是举办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