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了,高调点又有何妨。
“晴雨·法怀寺赠法海禅师...”
王旭再次提笔,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河边寺庙有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两首竹枝词之一。
这里的情,本来是晴朗的晴,讲东边是太阳,西边却在下雨,无晴中带着有晴。
王旭略加改动,将晴天的晴,改成了爱情的情。
这一改,整首诗的意思就变了,变成了东边是太阳,西边却在下雨,有太阳的东方可以劳作,没有太阳的西方只能苦等,老天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
无情,怎么会让东边不下雨,让人出来劳作呢。
有情,为什么西边要下雨,让人只能望雨叹息?
王旭希望借助这个有情与无情,能够在必要之时提醒法海,告诉他所谓的有情、无情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瑕。
过分追求有情与无情,本身就是落了下乘,修佛之人,应该一念情生,一念情灭。
“道是无情却有情!”
法海看着诗词,不断念着这句诗,隐隐有些触动。
那是什么触动,雾里看花又看不清楚,只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