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三令五申,要求实行薄葬,逝者安息,有三尺黄土容身足矣,活人才是最重要的,把那么多的财物带入地下,或是用大火焚烧,看着就心疼呀!
可惜,薄葬的命令早就下达了,可官员百姓们遵守的却没几个,这时候的人讲究的是忠孝仁爱,亲人去世,为了表示无限的哀痛,必须把葬礼办的轰轰烈烈,陪葬品更是越多越好,那怕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也得拿出最后一点钱粮换口好棺材,等把死者安葬之后,剩下的人也就不用回家了,全都饿死在坟地里,如果坑挖的大点,正好全家老小睡一起了!
皇位更迭容易,改变民风艰难,对比,强势如曹操也没有丝毫的办法,这次借着儿子的葬礼,正好做一个表率出来,给天下人都看看,连丞相家的大公子都是薄葬入土的,你们以后谁还敢厚葬呢?
所以曹昂棺椁中的陪葬品少的可怜,墓地也是在许昌城外选了一块贫瘠的地方,绝不允许抢占民间耕地,而且不封不树,平平凡凡一个小土丘,再立块碑就完了,也算这位大公子为世人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吧!
当然了,曹操选择薄葬爱子,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怕人盗墓,乱世之中,兵戈四起,盗墓贼更是不计其数,就连曹操在兖州时,也是靠盗掘王陵,获得了无数的财宝